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陽煤集團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位列世界企業500強第374位。從1950年建企以來,陽煤集團櫛風沐雨砥礪奮進。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大環境下,資源型經濟特征突出,一煤獨大、一股獨大和產業市場化、創新化、開放化程度不高的問題逐步凸顯,結構性、素質性矛盾亟待解決。進入“十三五”,陽煤集團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認真貫徹山西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的工作思路和要求,以抓實黨建強化核心作用,以科學定位優化戰略布局,以創新驅動催化發展潛能,以機制轉變深化內部改革,致力實現產業結構全面開放、發展動力深度轉換,努力走出了一條產業優、質量高、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新路子,解決了陽煤的現實需求,體現了國企的時代擔當。
抓實黨建強定力 核心作用更強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根”,就是根本、根源、根基;“魂”,就是理想信念,就是精氣神。沒有根之深,就沒有葉之茂;沒有魂之舞,就沒有力之聚。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國企不僅是具有經濟屬性的法人組織,更是具有鮮明政治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國之棟梁,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國企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決定了企業無論如何改革怎樣轉型,必須堅定不移姓“黨”。
作為與共和國同步成長的大型煤炭企業,陽煤集團始終以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為己任,盡國企政治之責、經濟之責和社會之責。現有的73個基層黨委、213個基層黨總支、1622個基層黨支部、3.9萬名共產黨員,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先鋒模范作用,聚合成蓬勃正能量和巨大推動力。
在具體實踐中,陽煤集團響亮提出:國企之強在黨建!堅持黨的建設與國有企業改革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同步設置,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工作對接。陽煤文化體系中,將政治文化作為9個子文化中首要倡導和建塑的文化,提出以政治文化樹旗幟。
將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中。陽煤集團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相結合,將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中,通過修訂《公司章程》,把黨的領導在《公司章程》這一企業根本法中明確出來、固化下來、執行下去。修訂后的《公司章程》,增加了《公司黨組織》和《公司工會及職工代表大會》兩章31條,將《中國共產黨章程》列為制定《公司章程》的首要依據,明確提出公司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必須切實履行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責任,堅持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
《公司章程》中規定,黨組織機構設置及其人員編制納入公司管理機構和編制,并隨著公司職工、資產業務、經費規模的增加和擴張相應調整黨務部門的人數,不得低于經營管理部門人員的平均數;黨務工作經費編制年度預算,從公司管理費用稅前列支,一般不得低于上年職工工資總額的1%。
陽煤集團堅持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明確黨委職權14項,與董事會、經理層依法依章行使職權相統一,黨委研究討論要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三重一大”事項的前置程序,把黨的主張通過法定民主途徑轉化為董事會和經理層的決定。自今年2月份起,陽煤集團開始嚴格執行這一規定。
科學定位增實力 戰略布局再優化
對于國企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三個有利于”的論斷,即“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這一要求樹立了鮮明的國企改革價值判斷標準,具有極強的指向性和針對性。
“三個有利于”,是國有企業的共同使命。要做到“三個有利于”,首先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確定企業的發展定位和未來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國有企業必須摒棄計劃經濟時期依賴于政府、依賴于資源的陳舊思維,真正成為市場經濟環境中的微觀主體,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公平參與競爭,才能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有企業必須明白自己的事業應該是什么、自己的事業是什么、自己的事業將是什么,科學的定位是行穩致遠的前提。
陽煤集團牢記自己“緣煤而建、因煤而興”的本源,在戰略定位上,既要“騰籠換鳥”,更重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沒有拋開煤炭另起爐灶,而是以國家能源革命高效化、清潔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為宗旨,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產業布局以煤為基向上下游延伸,確立了“127”發展戰略,即以煤炭開采和洗選為主業,煤化工、煤電鋁為“兩翼”,建筑地產、裝備制造、金融、現代服務“七大板塊”協同發展。各板塊要由“企業內的行業”向“行業內的企業”轉變,在市場洗禮中打造轉型發展新業態。
1.優化煤炭產業結構。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堅定不移去產能,“十三五”期間陽煤擬關閉退出煤礦12座,產能1740噸/年,去年已關閉退出5座,退出產能740萬噸/年,占山西省年度去產能總量的32%,山西省占全國年度去產能總量的39.4%。將淘汰落后產能與建設先進產能統籌推進,逐礦制定先進產能達標規劃,加快現代化礦井建設,大力建設大礦、強礦、好礦,力爭先進產能占比70%以上,讓去產能成為優勝劣汰、提質增效的過程。
2.做實做強化工、鋁電產業。圍繞高端化、差異化、規?;H化,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讓煤炭完成從“燃料”到“原料”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增值。投資600多億元布局建成以全國最大的乙二醇生產基地為核心的九大煤化工項目,化工產業將整體升級換代。在鋁電產業發展上,針對電力成本占到電解鋁成本近1/2的實際,借助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東風,成立售電公司,爭取大用戶直供電政策,電解鋁、氧化鋁生產線全面復產。陽煤還正在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籌劃建設50萬噸/年輕質鋁合金項目,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并加快建設電廠項目,做大做強鋁電產業。
3.推進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型。在這個產業和資本高度結合的時代,陽煤集團加快建設產融旗艦,強化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推動優質資產上市,開發引進多種金融業務,實現“金融疏通血液,實體創造價值”的良性循環。搶抓京津冀地區“汽轉鐵”政策機遇,利用區域優勢,與天津港、北京路局、百度共同組建“山西(陽泉)國際陸港集團”,把出海口“搬”到家門口。充分利用陽煤旗下太化集團處于太原都市圈核心的地理優勢,將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與醫療、健康、養老、旅游、教育產業結合,趟出轉型新路。整合裝備制造板塊,建立研發、設計、制造、安裝、運行、服務“4S”模式,由工業制造業向新型工業服務業轉變。
創新驅動添活力 發展潛能愈催化
習近平總書記說:“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font>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蒸汽機的問世,電的發明,電波的發現,互聯網的誕生……歷史已經證明,科學技術總是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對于企業來講,科技創新水平同樣決定其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發展速度。
從外部環境來講,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我國經濟結構深度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進入新階段,推進能源革命、擺脫資源依賴成為時代必然。從內部需求來看,科技創新是企業保安全、降成本、提效率、增效益的根本途徑,是催生新產品、打造新業態、拓展新市場的根本需求。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陽煤集團堅持“與巨人攜手,與能人同行”的理念,與國內外頂尖技術研發團隊合作,將企業作為科研平臺,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讓科技創新成為發展潛能的催化劑。2015至2016年度,科技投入60.77億元,共取得行業、省、市鑒定成果43項,獲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47項。
1.科技引領,推進礦井現代化建設。為實現煤炭安全開采,作為全國瓦斯涌出量最大的礦區,陽煤集團針對瓦斯這個煤礦安全第一殺手,每月組織召開瓦斯治理技術創新座談會,每月落實突出礦井技術試驗項目進展,形成了以七項技術和三種手段為主要內容的“7+3”瓦斯治理模式,基本找到了一條符合陽泉礦區實際的瓦斯治理新路徑。
為實現煤炭綠色開采,陽煤集團以院士工作站為平臺,瞄準行業技術前沿,圍繞技術一張圖、管理一張網,組織物探、瓦斯增透、圍巖控制、三維地震等技術探索實踐,煤炭開采自動化、集中控制、無人值守等技術引領行業,并與百度公司合作在全國煤炭行業率先開展煤炭云技術研發。
2.創新驅動,打造煤化工國際化龍頭企業。以氣化、催化、智能化技術為核心,推進化工產業高端化發展。氣化方面,與美國GTI公司共同開發的煤氣化技術,氣化裝置整體投資再減少10~24%,成本再減少15~27%,成為中美兩國政府高度關注和推進的重大項目。催化方面,瞄準進口替代,加快產品創新;在甲醇制乙醇、己二腈、苯脘己化、低濃度瓦斯制甘酸等方面,強化技術研發,搶占行業制高點。智能化方面,與浙江大學合作開展智能技術研發,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3.產學研用結合,推動各產業轉型升級。為提升產品附加值,陽煤集團推進與中北大學輕質鋁型材技術研發合作,重點開展鋁合金3D打印材料研發;與國際相關高科技公司合作,生產稀土可焊性高強鋁和稀土高強度泡沫鋁。在裝備制造方面,國之重器“晉華爐”對于有效解決“三高”煤具有里程碑意義,同時成立煤機裝備研究院,薄煤層智能化綜采成套裝備、直角轉彎大功率重型刮板輸送機等多項高端智能新產品已完成工業試驗或成功下線,陽煤裝備制造有了N張閃亮新“名片”。
轉變機制提動力 制度改革又深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揮國有企業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各類要素活力。
創新體制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核心是基于市場,重點是突出效率。企業以人為主體,發展源動力來自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在改革過程中,必須科學設計激勵與約束機制,把內在積極性轉化為外在自覺行動,形成倍加效應。目前“試水”的員工持股激勵形式,不失為一種有益探索。
陽煤集團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效益為中心,以激發調動各層級積極性為目的,積極推進企業管理機制、管控模式的變革創新,通過機制創新,贏得空間,獲得動力。
1.“試水”混改,形成優勢嫁接?!盎旄摹笔墙陙硪粋€熱詞,陽煤集團主動作為,以市場為導向,以利潤為目標,以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保證政治安全和生產安全為前提,在煤與非煤各產業板塊引入其他所有制經濟,實現機制上的相互滲透與有機融合,釋放協同效應、規模效應,同時產生“鯰魚效應”,根治“大企業病”,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治理制度。
2.集權與分權并舉,破冰傳統模式。隨著企業發展呈現跨產業、跨所有制、跨地域的特點,作為一個大型集團,要按照放控適度、重點在“度”的要求,全面審視評估現有管控體系的優點和不足,集權與分權并舉,實現因企制宜。
陽煤集團提出了“板塊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差異化監控、集團化運作”的管控原則。對于煤炭產業,采用資產管控模式,做到人財物產供銷高度統一;對于其他板塊,采取資本管控模式,以投資回報為主要目的,實行正面清單或負面清單制,充分放權,實現“管家”到“東家”的身份轉變。借鑒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包”制下井促效率上升,從而促進企業宏觀層面經濟效益的提高。
3.推進“三項制度”改革,突破利益藩籬。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期“好干部”標準,陽煤集團在選人用人工作中嚴把關口流程,強化民主推薦,延伸組織考察,拓寬選任渠道。去年以來,先后在8個單位針對25個崗位的擬任人選組織民主推薦,有11名干部得到組織重用;對14個處級崗位實施公開招聘,有效樹立了重一線、重實績、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導向。
針對管理層級多的問題,大刀闊斧撤并冗余機構,撤銷十余個二級小機關,減少管理人員近千人;在煤礦推行二級管理,礦直管隊組,每個礦減少十多個科級機構和近百個管理崗位,集團總部的指揮管控更直接更高效。
針對中高級管理人員享受年薪制、吃“大鍋飯”的問題,取消年薪制工資分配辦法,改為崗位薪+績效薪+風險薪并當月兌現,更突出績效和風險的權重;創新干部考核評價體系,變伯樂“相馬”為賽場“賽馬”,對領導干部分系統排名考核,去年5名領導干部就因排名末位被免職,讓有為者有位,讓無為者失位。
“四力”鍛造出的是市場競爭力,“四化”催生的是發展新變化。
??陽煤不再唯“煤”。2016年,煤炭收入在企業總營業收入中占比35.1%,較2011年下降11.6%。
??企業和諧穩定。改革過程中,始終保持了和諧穩定,信訪舉報量連續兩年下降40%。在全國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經驗交流研修班上,陽煤“五個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法引得高度關注。
??創新蔚然成風。先后榮獲中煤協會“煤炭工業科技創新先進單位”“煤炭工業科技進步十佳企業”稱號。
??安全總體向好。陽煤集團主體產業均屬高危行業,但近年來安全形勢總體穩定,進入了“十二五”以來最長的安全周期。
??全面降本增效。以煤炭產業為例,煤礦在崗人數較五年前下降28.73%,人均效率提高了一倍。
改革是一場真正的革命,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陽煤集團始終牢記使命與責任,始終不忘初心與擔當,始終秉持國企改革只有進行時,以快馬加鞭未下鞍的勇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魄力、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韌勁,全力把黨中央國企改革的設計圖、路線圖變為陽煤集團的施工圖、作戰圖,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