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一列動車穿行中國最美高鐵合福線新安江休寧古城巖大橋。徐 明攝(人民視覺)
圖為5月12日拍攝的港珠澳大橋工地。(新華社發)
4月21日,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首個墩身成功澆筑。中馬友誼大橋項目部供圖(新華社發)
5月31日,在肯尼亞蒙巴薩的蒙內鐵路蒙巴薩西站,首班列車駕駛員預祝旅途順利。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攝
2016年5月23日,一名女子在中國承建的塞爾維亞普平大橋上休閑。普雷德拉格?米洛薩夫列維奇攝(新華社發)
2016年10月5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一名當地人試乘亞吉鐵路通車當日的第一列旅客列車。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攝
2016年10月3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附近,一列試運行列車在亞吉鐵路上行駛。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攝
在位于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南方向的庫拉西尼海灣,一座斜拉式跨海大橋不時吸引當地行人駐足凝視。這座坦桑尼亞人民口中的“夢想之橋”,就是由中國承建的尼雷爾跨海大橋。它不僅在早晚高峰時段為當地民眾節省約1小時的通行時間,更為坦桑尼亞提供了超過1000個勞動崗位,培養了一批橋梁建設人才。
如今,像尼雷爾跨海大橋這樣的由中國承建的基建項目遍布全球。“中國建造”不僅打造了一個個令世界驚嘆的超級工程,創造了蜚聲海外的國家品牌,也為促進各國互聯互通、提速世界發展作出貢獻。
奇跡?超級工程驚艷世界
日前,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正式貫通。這也意味著當今世界里程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實現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拿下港珠澳大橋,世界上已經沒有什么中國人不能造的橋。”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珠港澳大橋島隧工程師林鳴說。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是中國橋梁屹立世界“橋梁之巔”的縮影。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近年來,中國橋梁界為世界橋梁創造了眾多的“世界第一”。數據顯示,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海長橋中,中國占據6座。而在建造技術上,中國已擁有千米級斜拉橋設計施工成套技術、跨海特大跨徑鋼箱梁懸索橋關鍵技術等多項尖端技術。
除了遍布世界的中國橋,中國高鐵也創下了多個世界奇跡。根據空氣動力學設計的車身、誤差只有1/10毫米級的無縫鋼軌、克服全球最復雜地形難度的施工經驗,這些優勢讓中國高鐵成為世界頂尖的國家品牌。目前,中國的超級高鐵網絡里程達2萬公里,名列世界第一。同時,在技術標準上,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氣候多變,被極寒、霧霾、柳絮、風沙“淬煉”出的“中國標準”正逐漸超越過去的“歐標”與“日標”,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
8月21日,中國鐵路總局宣布,將于9月21日開始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屆時,“復興號”動車組將在京滬高鐵率先實現350公里時速運營,中國也將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
近年來,除了大橋和高鐵,中國還與其他國家一道共同推進蒙內鐵路、中老鐵路、亞吉鐵路、匈塞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基礎建設項目,這些大型基建工程也都創造了多個世界奇跡。
精神?排除萬難創造奇跡
7月6日,隨著主橋23號墩承臺最后一車混凝土的澆筑,中國援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5個主橋承臺全部施工完成,標志著占全橋施工總量約70%的主橋部分從此徹底擺脫印度洋的強涌浪襲擾,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
作為馬爾代夫有史以來第一座大橋,同時也是印度洋上第一座跨海大橋,中馬友誼大橋橫跨的嘎阿地胡庫阿海峽,素有“惡魔之海”之稱。早在20多年前,馬爾代夫政府就提出過建設跨海大橋的構想,但受制于技術和資金,當地政府不得不知難而退。如今,這個飛架在“惡魔之海”上的“惡魔工程”被中國承接,重重考驗也在等待著中國建設者們:冒著大雨在海中顛簸沉浮是家常便飯,有時苦等10余小時,也只為搶占幾十分鐘的施工時間。
中國建設者的這份精神讓當地民眾豎起了大拇指,在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施工現場,每天都會吸引上百名當地人參觀,他們將這里親切地稱為“ChinaBridge(中國大橋)”。
作為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國之間唯一的陸路通道,喀喇昆侖公路起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以北的曼赫色拉,終至中國西部千年古城新疆喀什,全長1224公里,被不少人稱為中巴友誼的象征。然而,這條公路的修建注定了充滿艱難坎坷。
“項目地處喜馬拉雅山、興都庫什山和喀喇昆侖山交匯的崇山峻嶺之中,該地區氣候惡劣,遍布地質斷層,頻發地震,給項目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中國交建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彭大鵬對本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喀喇昆侖公路本由中巴兩國于1966至1978年共同修建而成,但由于道路年久失修,中國承諾幫助巴基斯坦改擴建。盡管身處惡劣的地理環境,喀喇昆侖公路還是于2015年完成了一期工程。
“這條公路為什么能在重重困難下如期完工?我想,這背后承載了很多不為人知的艱辛,更蘊含了中國人的決心、氣魄和勤奮。”伊斯蘭堡戰略研究所所長、巴基斯坦前駐中國大使馬蘇德?汗撰文表示。
友誼?連接中國夢與世界夢
從美國新海灣大橋到多瑙河上的塞爾維亞澤蒙-博爾察大橋;從蜿蜒在巴基斯坦北部群山之中的喀喇昆侖公路,到盤旋在廣袤非洲大草原上的蒙內鐵路……如今,無論是深山峽谷還是廣闊草原,世界每一個角落,都遍布“中國建造”的身影。
從內羅畢到蒙巴薩的運輸時間將由原來的10小時縮短到4至5小時、提升肯尼亞GDP1.5%、招聘4.6萬個工作崗位、降低東非貨運成本79%……這是肯尼亞政府對蒙內鐵路通行后的經濟效益算的一筆賬。投資38億美元的蒙內鐵路全長480公里,是中國建造的第一條完全采用中國標準的境外鐵路,被肯尼亞人譽為“世紀鐵路”。
“在肯尼亞人心目中,蒙內鐵路就是非洲版的高鐵。它的通車將大大促進東非立體交通網的形成和東非地區的經濟發展,為東非一體化提供基礎設施保障。”蒙內鐵路項目總經理部總經理孫立強對本報記者表示
8月9日,中馬合作建設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舉行開工儀式。這將構建起馬來半島東西方向的鐵路運輸干線。“我們預計,項目開發期將為當地創造超過8萬個就業機會,運營期穩定在6000個以上。此外,我們還將通過‘中馬鐵路人才培訓合作計劃’,為馬來西亞培養超過3000名鐵路建設和運營人才。”項目承建方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董事長劉起濤表示。
“道路通,百業興。”如今,中國每在一個國家開啟一項重大工程,都會為當地帶來交通運輸、商貿物流、人員就業等方面的提升。中國基礎設施建設,也正在成為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增進中外友誼、促進互聯互通,造福世界人民。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無論是在歐美地區打造“中國建造”的國家名片,還是在非洲地區助力當地經濟發展,中國都正在成為21世紀全球優質基礎設施的提供者。在促進世界互聯互通,增進中外人民友誼方面,“中國建造”也越來越超出其本來意義,成為聯通“中國夢”與“世界夢”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