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挖礦游戲嗎?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國海裝
就是風能“挖礦”高手!
位于廣西區欽州市的中國海裝靈山八一茶場風電場,2020年取得了平均利用小時數4551.92小時的優異成績,是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2097小時的2.1倍,廣西平均小時數2745小時的1.6倍。
該風電場位于典型的中低風速區域。這里的風能“金塊”小、“石塊”多,要挖好這里的“礦”,可不簡單。
第一招 選個好位置“下鉤”
中國海裝利用自主研發的LiGa風資源分析平臺進行宏觀選址。
該平臺提供分辨率達到1km*1km的全國范圍(包括海域范圍500km)風能資源圖譜,結合大數據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GIS)雙管齊下,為風場選址和運行保駕護航。
再使用“測風塔+中尺度數值模擬+CFD模擬+激光雷達”的綜合性無盲點測風方案進行微觀選址,精準把控風場各機位的風資源情況。
第二招 “鉤子”適用、狀態良好
中國海裝根據風場資源及發電量計算,采用風電場尾流模型精準評估,甄選出最合理的掃風面積和最適宜容量的機型。
該風電場混合搭配了中國海裝42臺H120-2.0MW、136/140-3.0MW 型機組。中國海裝還針對每臺機組運行程序邏輯和參數調整,讓機組處于最安全和高效的發電運行狀態。
在LiGa大數據智慧平臺的支持下,運維團隊周密計劃,對未來可能產生的故障、或者已經具備某些故障的前兆的機組開展預防性維護,并實時接收LiGa大數據平臺推送的工單以及故障支持信息,通過網絡平臺和手機app的協同作業,確保快速完成故障處理。
中國海裝“售后服務中心庫+基地庫房+事業部物資中心+項目庫房”4級備件管理模式,還能實現3-24小時內到達現場的物資供應,給運行維護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招 智能化讓“鉤子”如臂使指
中國海裝在該風電場采用了很多智能化運營手段:
# 空氣密度自適應技術調整機組轉速轉矩表和額定轉速;
# 激光雷達前瞻控制技術實時對風力發電機組前端的風速、風向數據進行監測,有效的規避極端來流,做到預變槳有效避免風電機組失速減少發電損失;
# 變槳自尋優技術對不同的機位點環境進行自適應,調整差分進化算法優化變槳PI控制器參數,利用尋優得到的參數進行變增益變槳控制提升發電量;
# 偏航YADA控制算法技術提高偏航對風精度,降低無效偏航,減少自耗電,提高發電量。
通過“精雕細琢”,中國海裝有效提升了低風速地區的“捕風”效益。2020年該風電場機組運行穩定,年平均風速7.68m/s,可利用率99.62%,總發電量4.55億千瓦時。
來 源:中國海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