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清视频wwww色-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少妇性饥渴bbbbb搡bbbb-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郵箱登錄: CSSC郵箱 CSIC郵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媒體報道 → 正文
媒體聚焦 | 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集中報道中國船舶
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青年報/國資小新     日期:2023-05-04    字體:【大】【中】【小】

  近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和國資小新在重要版面、欄目、節目推送中,聚焦關注中國船舶集團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特色做法、自主創新鑄大國重器背后的故事以及中國船舶集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為“國之重器”堅守拼搏的奮斗模樣。

  主題教育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3年5月1日頭版刊發《中管企業、中管金融企業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文中提到:

  學習領會靠前一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黨委(黨組)會議、專題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方式,迅速傳達、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準確把握精神實質,深刻理解核心要義。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中管企業、中管金融企業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緊緊錨定目標任務,全面落實重點措施,確保圓滿完成主題教育各項任務。

  中管企業、中管金融企業聚焦主題教育總要求和目標任務,扛起主體責任,提高政治站位,部署在前、精心謀劃,推動主題教育高質量開局、高標準起步。

  學習領會靠前一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黨委(黨組)會議、專題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方式,迅速傳達、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準確把握精神實質,深刻理解核心要義。

  謀劃部署一體推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結合黨的二十大對航天強國建設的戰略部署,在充分征求基層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主題教育實施方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將主題教育實施方案分解為7個方面61項重點任務清單,每周將重點任務分解落實到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總部各部門、基層單位、巡回指導組4個層面。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編制實施主題教育重點任務分解情況大表,細化部署主題教育第一批8個方面39項重點工作,做到一盤棋謀劃、一表式推進、一體化落實。

  指導考核同步發力。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把主題教育開展情況納入各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巡回指導組培訓會議,明確巡回指導5項工作要求、6項工作職責、9項重點任務,及時推進部署重點工作。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行動上才能自覺。主題教育中,中管企業、中管金融企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實踐力量。

  “科技是國之利器,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國有企業不僅要,而且一定要辦好,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讀書班上,學員緊密結合主責主業展開討論。

  常學常新,加強理論修養。中國電科總結提煉“全面系統學”“聯系實際學”“頭雁帶頭學”三學法,推動全系統各級黨組織用好權威學習材料,堅持干什么就重點學什么、缺什么就重點補什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舉辦主題教育讀書班,圍繞“全面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開展學習研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突出抓好領導干部“學習課堂”,落實“讀書班+專題研討”學習機制,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以講促學、以學促思、以思促干。

  知行合一,主動擔當作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結合公司實際列出若干專題,組織黨員領導干部深入研討,交流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案例和體會,提出改進工作的思路措施。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圍繞深化國企改革、科技自立自強、加快自主研制等主題,開展“學創新理論、解發展難題”專項行動,引領黨員干部深入一線找問題、深學理論找方法,打造學用理論閉環鏈條。國家開發銀行把加強理論學習同落實金融工作“三項任務”結合起來,圍繞“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助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強能力本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強化改革政治擔當,深化開行改革”開展研討。

  中管企業、中管金融企業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深化調查研究,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帶著問題找答案。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領導班子成員運用實地走訪、開展座談、談心談話、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深入控參股機構、直管企業、業務合作伙伴、基層黨建工作聯系點、定點幫扶縣等開展調研。中國進出口銀行創新調研方式,提出做好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調研、破解復雜難題的對策性調研、新時代新情況的前瞻性調研、重大工作項目的跟蹤性調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調研、推動落實的督查式調研。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圍繞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服務城鄉一體化建設、推進共同富裕等,確定14個調研課題,由總行黨委成員帶隊深入基層、沉到一線,把脈問診、解剖麻雀。

  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錨定目標抓落實。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緊緊錨定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奮斗目標,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正在開展的“轉觀念、勇擔當、新征程、創一流”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統籌謀劃、融合推進。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策劃開展“察實情、出實招”“破難題、促發展”“辦實事、解民憂”三個專項行動,理清影響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短板及其根源,著力解決好供電服務突出問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中國工商銀行深入開展黨的建設“增強功能年”活動,推動各級黨組織緊密結合中心任務和日常工作,采取“黨建+金融服務”“黨建+重大任務”等模式,激勵黨員、干部立足崗位作出更大貢獻。

  新華社

  新華社2023年4月30日發布《凝心鑄魂 銳意進取——中管企業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文中提到:

  中國船舶集團、中核集團、中國航天科工舉辦專題讀書班,原原本本學,一篇一篇讀,逐字逐句悟,全面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來,中管企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部署,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聚焦目標任務、突出問題導向,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中核集團、中國航天科工、中國船舶集團舉辦專題讀書班,原原本本學,一篇一篇讀,逐字逐句悟,全面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兵器裝備集團、中國航發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導向、目標導向,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凝心鑄魂筑牢根本,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中國石油、中國海油、國家電網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強化組織保障,設立專項工作組、巡回指導組等工作機構,制定具體工作安排,將主題教育成果落實到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努力在能源安全、清潔低碳轉型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中國華能、中國華電、三峽集團結合企業實際制定主題教育實施方案,分專題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黨的建設和能源電力行業建設等方面的重要論述,深學細悟、把握精髓,不斷夯實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基礎。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電子突出實踐導向,圍繞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攻關等課題,精心制定調研計劃,扎實開展專題調研,努力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把準、把對策提實,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中國一汽、中國一重、哈電集團、鞍鋼集團突出問題導向、突出斗爭精神、突出實踐要求、突出學習成效,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找方向、找答案、找方法,切實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中國礦產資源集團、中遠海運、中國東航、中國中化直面突出問題,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運用其中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把握發展機遇、克服困難挑戰,不斷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

  中國五礦、中建集團、中國南水北調集團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接受政治體檢、打掃政治灰塵、糾正行為偏差,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開展攻堅活動助力解決企業改革發展中的堵點、難點、痛點,努力把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優勢。

  招商局集團、中國旅游集團壓實責任,把主題教育謀劃好、組織好、落實好,進一步強化統籌安排,細化部署督導,有效推進理論學習,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學習培訓,確保主題教育見實效。

  勞動楷模

  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專訪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楊申申。

  人民日報

  1.6米內徑的大“玻璃球”內,坐著3名駕駛員,當他們在1500米深的水下航行時,就可以360度環視整個操作視野——這是新一代的“全通透載人潛水器”。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研究員楊申申在電腦上展示了科技感十足的概念圖,預計今年年底前就會制造出模擬球,2025年將投入使用、搭載著科學家潛入深海。

  “2020年,‘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我們到了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海洋的深度是有限的,應用領域和技術創新是無限的。下一步,就是將多年來攻克的深潛技術向水利水電類潛水器、觀光類潛水器和打撈作業類潛水器等各個應用領域拓展。”楊申申目前正組織技術團隊攻關的“全通透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代表著下一代潛水器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新材料、新方法、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新概念的載人潛水器也應運而生。”楊申申說。

  1981年出生的楊申申,是“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3臺大國重器的重要研發成員。從2005年大學畢業至今,18年間,他一直和潛水器打交道,是一名資深的深海科技工作者。2009年,“蛟龍”號開始海試的時候,楊申申還是一名正在逐步熟悉深海裝備的年輕人。面對當時較為薄弱的技術基礎,他刻苦鉆研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的關鍵技術,一次次不斷嘗試,有時調整方案從頭再來。到2017年“深海勇士”號投用時,他已先后攻克了深海鋰電池技術、液壓技術、照明技術、推進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助力我國深海技術發展和關鍵設備的自主可控。2020年,“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前往試驗海區的航行途中,母船遭遇了多個臺風。擔任海試現場臨時黨委副書記的楊申申帶領臨時黨委成員,群策群力排除了故障,為下潛順利開展打下基礎、爭取了時間。

  眼下,國內首次運用有機玻璃制作載人球的大深度“全通透載人潛水器”,正面臨著總體設計、計算方法、加工工藝等技術難題,成為楊申申和同事們面對的全新挑戰。楊申申介紹,目前技術團隊正在對技術方案進行討論和優化。

  從我國載人潛水器實現零的突破的“蛟龍”號,到由集成創新邁向自主創新的“深海勇士”號,再到關鍵部件國產化率超過96.5%的“奮斗者”號,以及應用場景更為廣闊的下一代“全通透載人潛水器”,一代代載人潛水器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到領跑的過程,也見證著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斷成長。

  “我的夢想在深海。”如今已成為我國載人潛水器機電一體化領域學科帶頭人的楊申申說,自己的科研方向能夠跟國之重器連接在一起,感到非常幸運,也將為之奮斗一生。
  新華社

  “海洋的深度是有限的,但我們探索海洋的技術追求沒有盡頭。”在我國最新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開展常規化運營后,楊申申全身心撲在下一代潛水器的研發上。

  “之前的載人潛水器,只能通過很小的觀察窗口向外看,這次要實現360度視野全通透,創新使用有機玻璃,值得期待。”日前,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楊申申向記者“劇透”時,激動之情溢于言表。他說,未來科學家、考古學者和普通游客,都有可能實現“說走就走”的海底之旅。 

  2005年碩士畢業后,楊申申就加入到“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發團隊中。

  “記得第一次面對大海時,我既緊張又害怕。”楊申申說。這位在內陸長大的“80后”,怎么也想不到,深海,會成為自己畢生逐夢的舞臺。

  多年來的潛心鉆研,他不僅成為有“大國重器”之稱的“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的核心研發成員之一,并且成為我國載人潛水器機電一體化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憑海臨風,楊申申足跡遍及黃海、東海、南海、太平洋、印度洋。在“蛟龍”號下潛7062米、“深海勇士”號下潛4534米、“奮斗者”號下潛10909米的歷史性時刻,他都在試驗現場。

  2020年11月10日,“奮斗者”號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下潛深度達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當時,楊申申擔任海試期間臨時黨委副書記,頂風冒雨工作到凌晨,為“奮斗者”號順利完成多次萬米深潛提供堅實保障。

  在技術創新方面,他孜孜以求。在“奮斗者”號的研制中,他帶領設計團隊攻克了“大容量深海能源系統”“低噪高效推進系統”“集成控制液壓系統”“自動定位和快速隔離的接地檢測系統”等眾多關鍵核心技術,并成功實現多項關鍵材料或部件國產化。

  讓楊申申記憶深刻的是“深海勇士”號電池的攻關經歷。面對銀鋅電池帶來的使用成本高、下潛頻次少的難題,他和團隊決定研發鋰電池技術。“我們在調試時,鋰電池性能不夠成熟,發生了故障。據了解,國外在試驗中也出現類似情況。我們一度非常猶豫,考慮是否更換穩妥的技術方案。”楊申申說,后來他和團隊立志挑戰新技術,通過進一步優化方案,最終獲得成功。鋰電池組的應用,使“深海勇士”號實現年下潛頻次近100次。

  “一輪明月遮鄉愁,雙舟百軍戰馬溝,創新探索齊奮斗,萬米深淵任我游。”在艱苦攻關、遠航深潛之余,楊申申會在朋友圈寫寫詩,抒發心中所感,“這算是一種調節心態的方式吧。”他笑道。

  然而,楊申申以苦為樂,覺得自己很幸運。

  “個人的奮斗能與行業、國家發展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這才是人生價值和意義的體現。”楊申申說。


  光明日報

  “一輪明月遮鄉愁,雙舟百軍戰馬溝,創新探索齊奮斗,萬米深淵任我游。”這是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楊申申在微信朋友圈寫下的小詩。“在我心中,大海是有深度的,但創新探索的精神永無止境。”他笑著說。
  2005年碩士畢業后,朝氣蓬勃的楊申申來到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很快就和深潛項目結緣,“那時的我怎么也想不到,大海會成為自己今后追夢的舞臺”。
  作為“奮斗者”號、“深海勇士”號、“蛟龍”號3臺“大國重器”的核心研發成員,楊申申現已成為我國載人潛水器機電一體化領域的學科帶頭人,為我國載人潛水器譜系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先后承擔“蛟龍”號、“深海勇士”號等重大課題近10項,在我國第一次進行大深度潛水器下水的現場,在“蛟龍”號下潛7062米、“深海勇士”號下潛4534米、“奮斗者”號下潛10909米的歷史性時刻,都有他攻堅克難的身影。
  不僅如此,楊申申還先后20多次帶領隊伍奔赴海上開展試驗工作,足跡遍及黃海、東海、南海、太平洋、印度洋。他總說:“作為新時代科技工作者,要始終牢記責任和使命,中國深海裝備的應用領域是無限的,我希望通過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為我國深海裝備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2020年11月10日,“奮斗者”號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下潛深度達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當時,楊申申擔任海試現場臨時黨委副書記,他帶領海試隊員披荊斬棘,克服惡劣天氣造成的困難,到達作業海區后立刻開展試驗,經常頂風冒雨工作到凌晨。
  多年來,楊申申投身深海載人裝備系列“大國重器”研發,面對較為薄弱的技術基礎,刻苦鉆研大深度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攻克了深海鋰電池技術、液壓技術、照明技術、推進技術、絕緣檢測與隔離技術、水密接插件技術等。
  “磨礪始得育成,篤行方能致遠。”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失敗,他從不氣餒,調整方案從頭再來,最終解決了多項“卡脖子”技術并成功應用到“大國重器”中,有力推動了我國深海技術發展和關鍵設備的自主可控,為我國實現深海裝備技術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作出突出貢獻。特別是在“奮斗者”號的研制過程中,他帶領設計團隊攻克了“大容量深海能源系統”“低噪高效推進系統”“集成控制液壓系統”“自動定位和快速隔離的接地檢測系統”等眾多關鍵核心技術,并成功實現多項關鍵材料或部件的國產化。
  “對科研人員而言,研發過程既是求索、驗證、豐富知識和見解的過程,更是強烈的使命感驅動的過程。”楊申申說。
  如今的楊申申,正把全部身心投在下一代潛水器的研發上,他說:“今后我愿意進一步秉承科研工作者創新為國的初衷,深刻領會每個科研工作者所擔負的國家科技發展之重任,在深海中勇敢追夢。”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曉東)“榮譽是對我們此前工作的肯定和鼓勵,今后將繼續立足崗位,執著追求,把中國的深潛事業做到全球領先。”楊申申說。榮獲2023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對18年逐夢深海、為國筑盾的他而言,就像深潛任務創下的又一個新紀錄。

  作為中國載人深潛團隊核心成員、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研究員,楊申申先后參與了“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的設計工作。這些大國重器的研發,標記著我國載人潛水器譜系化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一名80后科技工作者的成長。 

  馬里亞納海溝,人類已知的海洋最深處。2020年11月10日,中國“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這是中國自主研制的潛水器,第一次把3名中國人送達地球的“第四極”。“一輪明月遮鄉愁,雙舟百軍戰馬溝。創新探索齊奮斗,萬米深淵任我游。”在馬里亞納海溝進行深潛科考任務期間,楊申申寫下一首小詩。

  “奮斗者”號是楊申申參與研發、試驗的第三臺載人深潛器。從2012年7062米級“蛟龍”號問世,到2017年4534米級“深海勇士”號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化、關鍵設備國產化,再到2020年“奮斗者”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8年間中國載人深潛事業不斷突破難關、刷新紀錄,一代代深潛人攻關不停步,海洋科技實現自主自強。

  18年來,楊申申一直在和潛水器打交道,“‘蛟龍號’屬于國家重大專項,剛參加工作就能夠參與,把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國家重器領域結合在一起,非常幸運”。

  “蛟龍號”是中國首臺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立項之初,曾研制過的最深潛水器只有600米,可借鑒的方案很少,更缺乏對深海認知的經驗,從600米到7000米,是巨大的技術跨越。

  數不清的實驗后,2009年,“蛟龍號”開始漫長的4年海試。“作為一個致力于深海裝備的中國技術人員,我們有義務實現中國深海裝備的長遠發展、快速發展”。

  帶著這種使命感,楊申申和團隊成員克服了暈船、復雜的海況等諸多不利因素,面對海水對甚高頻通訊的影響造成的海面通訊難題,一次次設計全新的通訊天線方案,在海上試驗中背著天線進行通訊測試。2012年6月27日,“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下潛7062米,創造了世界載人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作業深度紀錄,實現了我國深海裝備和深海技術的重大進步。

  “第一個‘蛟龍號’解決從無到有的過程,第二個潛水器就是要解決國產化的問題。雖然深度從7000米降到4500米,但整個研發難度其實大大增加了,它要求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這個過程非常艱難。”經歷“蛟龍號”海試的磨練,楊申申成為我國第二臺深海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的副總工程師。作為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負責人,楊申申和團隊反復論證,進行了成千上萬次實驗。歷經8年持續艱苦攻關,“深海勇士”號實現了10大關鍵部件的國產化,把裝備國產化率大幅提升至95%,在國際上引領了載人潛水器的發展趨勢。

  “我們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第一句就是嚴謹求實,這種下海裝備來不得半點馬虎”。楊申申說。

  “深海勇士”號成功后,載人深潛團隊又登上“奮斗者”號向萬米海底進發。“奮斗者”號歷經5年技術攻關研制而成,其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是世界上作業能力最強、海底作業時間最長、載員人數最多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面對萬米的深度,全世界深海技術的制高點,大量新的技術難點層出不窮。作為中國深潛團隊的核心成員,楊申申帶領設計團隊攻克了能源系統、推進系統、液壓系統、接地檢測系統等方面的眾多關鍵核心技術,并成功實現多項關鍵材料、部件的國產化。關鍵技術攻關,到設計,再到試驗,一氣呵成,展現了中國載人深潛團隊的智慧和戰斗力。

  楊申申曾數十次帶領隊伍奔赴海上開展試驗。忙碌工作之余,楊申申喜歡用手機鏡頭記錄下“小確幸”時刻,不同緯度的海景成為他微信朋友圈里的日常。“奮斗者”號海試期間,有一天,楊申申在同一地點拍下了兩張照片:第一張照片里,天剛蒙蒙亮,迎著朝霞,下潛任務緊鑼密鼓進行;另一張則是晚霞西沉,潛水器回收到船上。當天作業時長達17個小時。

  在我國第一次援潛救生裝備實艇對接演習的現場,在我國第一次進行大深度潛水器下水的現場,在“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突破極限深度的現場,都有楊申申攻堅克難的拼搏身影。如今,他已從助理工程師晉升為研究員,從初出茅廬的技術人員,成長為我國載人潛水器機電一體化領域的學科帶頭人,為我國載人潛水器譜系化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憑借“奮斗者”號,目前已有32人、25次下潛深度超過萬米,中國成為世界上萬米下潛次數和人數最多的國家。“萬米技術上,我們可以站在世界最前沿,非常令人自豪。但坐底萬米深海并不是奮斗的終點,而是解鎖深海的新鑰匙。只有認識海洋,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和開發海洋。”在楊申申看來,地球上海洋深度是有限的,但探索海洋,開發海洋、保障深海安全的技術發展永無止境,“中國載人深潛團隊通過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國際上引領技術發展,是我們這一代人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大國重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5月1日,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舉辦的《中國夢·勞動美——2023五一國際勞動節“心連心”特別節目》在央視綜合頻道、綜藝頻道、央視頻、云聽等平臺播出。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大型郵輪項目總體設計師陳剛和“國信1號”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團隊參與節目。

  國資小新

  國資小新5月1日發布主題視頻《勞動者,向光而行!》,中國船舶集團在列。


△江南造船畫面


△廣船國際畫面





| 來   源: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青年報/國資小新
| 責   編:王   琦
| 校   對:方   浩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